智能手机上显示的实时路况及视频。
近年来被频频提及的“智慧南京”建设正一步步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,特别是与市民出行密切相关的“智能交通”领域,经过2年多的建设,相关基础设施已基本安装、测试到位。
记者昨天从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获悉,出门前或行车途中,通过手机就能获取实时路况,出入停车场实现不停车交费……这些智能交通的全新应用功能,南京市民在今年就能用上。
【前期准备】
全市已发放90万张车辆智能卡
六城区建成500多处智能基站
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,去年至今,我市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新安装了不少连排的高清探头,高耸的灯架子从路边延伸至路中央,每辆车驶过都会遭遇一记“爆闪”。
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高峰告诉记者,这些探头主要承担治安管理功能,并且,用于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物联网天线和基站,也“藏身”在这些高清探头的灯架上,“摄像头下方,带着长长‘触角’的方形装置就是一个小型基站。”这样的智能基站,目前在我市六城区已建成500多处,大多分布在城市主干道、重要的十字路口、隧道、高架桥口等。
实现智能交通,不仅要对城市道路、停车场等实现“无死角监控”,还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取车辆位置、车速等实时的信息数据。“这些,通过物联网技术便可以实现,而首要的是赋予路面上每辆车一个独一无二的‘电子身份证’。”袁高峰介绍,近两年,我市车辆新安装的“环保电子卡”就带有这一功能。遍布路面的智能基站,通过远程无线读取车辆智能卡上的数据信息,就构成了城市智能交通的最基础框架。
据悉,目前,全市已发放90多万张“环保电子卡”,覆盖了约90%的汽车。
关键词: